NEWS
1.非金屬管道的設計應滿足設計條件下的力學、耐腐蝕、蠕變和熱膨脹等性能要求。非金屬管道(非金屬管道包括纖維增強塑料、纖維增強塑料襯里、聚乙烯及其他非金屬材料管道)的材料及性能應符合相應材料的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非金屬管道的原材料不得使用或者添加再生料(回收料)...
1.輸送腐蝕性介質管道用材料應有耐腐蝕能力。除晶間腐蝕和其他局部性腐蝕需按具體情況考慮外,一般可根據介質對金屬材料的腐蝕速率選用。2.管道金屬材料的耐腐蝕能力根據介質對金屬材料的腐蝕速率,可分為下列四類: ①.年腐蝕速率不超過0.05mm的材料為充分...
1.選擇管道材料時,應考慮不同材料間相互連接或接觸,在工藝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有害影響。 奧氏體不銹鋼與低熔點金屬如鋁、鉍、銻、鎘、鎵、鉛、錳、錫和鋅及其化合物在高溫(高于低熔點金屬的熔點)下接觸,將產生晶間腐蝕,應避免奧氏體不銹鋼在350℃以上時與上述低...
1.當管道中介質為液氨,并符合下列條件時,則為液氨應力腐蝕環境: ①.介質為液態氨,含水量小于或等于0.2%,且有可能受空氣(O2或CO2)污染的場合; ②.介質溫度高于-5℃。2.在液氨應力腐蝕環境中,使用低碳鋼和低合金高強度鋼(包括焊接接頭)應...
1.輸送NaOH的碳鋼或低合金鋼管道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引起碳鋼材料的應力腐蝕開裂(堿脆)。影響碳鋼產生應力腐蝕開裂的因素有堿液濃度、溫度和材料中存在的殘余應力等。 2.一般情況下,當NaOH濃度和溫度超出表1.9.7的規定時,應對焊縫(含熱影響區)進...
1.金屬在應力(拉應力)和腐蝕性介質的共同作用下(并有一定的溫度條件)所引起的破裂為應力腐蝕破裂。常用金屬材料易產生應力腐蝕破裂的環境組合見有關的標準規范。GB50316規定,管子彎曲及管件成形后的熱處理,有應力腐蝕的管道及其他對消除殘余應力有嚴格要求的管道,需熱處理時,必須...
對操作溫度等于或高于200℃,介質中含有氫氣的碳鋼及低合金耐熱鋼管道,應根據管道最高操作溫度加20~40℃的裕量和介質中氫氣的分壓,按臨氫作業用鋼防止脫碳和微裂的操作極限(Nelson曲線)選擇適當的抗氫鋼材。 Nelson(納爾遜)曲線摘自API...
奧氏體不銹鋼使用于可能引起晶間腐蝕的環境時,應按GB/T4334進行晶間腐蝕傾向性試驗。奧氏體不銹鋼除下列情況外,應以供貨狀態的試樣進行晶間腐蝕傾向試驗: 1.焊接結構(包括焊縫金屬)用鋼材應以供貨狀態經敏化處理的試樣進行試驗,焊接接頭以焊態試樣進行...
1.管道設計溫度低于或等于-20℃,而高于使用溫度下限的碳素鋼、低合金鋼、中合金鋼和高合金鐵素體鋼,出廠材料及采用焊接堆積的焊縫金屬和熱影響區應進行低溫沖擊試驗。2.奧氏體不銹鋼,含碳量大于0.1%,設計溫度低于-20℃而高于使用溫度下限時,出廠的材料及采用焊接堆積的焊縫金屬...
1.金屬材料(螺栓除外)的斷后伸長率應當不低于14%,材料在最低使用溫度下具備足夠的抗脆斷能力。由于特殊原因必須使用斷后伸長率低于14%的金屬材料時,能夠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材料適合相應制造、制作加工(包括鍛造、鑄造、焊接、冷熱成形加工、熱處理等)的要求,用于焊接的碳鋼、低合金...
(1)流體介質毒性分級可依據《危險化學品目錄》、HG/T20660《壓力容器中化學介質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險程度分類標準》、GB5044《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Z/T230《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等規范要求。(2)劇毒流體管道器材不應使用任何脆性材料。(3)無...
輸送極度危害介質、高度危害介質及液化烴的管道應采用優質鋼制造;輸送可燃介質的管道不得采用沸騰鋼制造。含碳量大于0.24%的材料,不宜用于焊制管子及管件。在特殊情況下,如選用含碳量超過0.24%(0.25%)的鋼材,應限定碳當量不大于0.45%。 輸送極度...